盘点|双抗ADC新赛道上的靶点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作为全球肿瘤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汇聚了全球顶尖的科研成果和创新药物,是癌症研究领域的风向标。在2025 AACR年会上,111家中国药企携246款创新药产品参加,其中ADC就有86款,占比35%。中国ADC药物以双抗ADC、双毒素ADC等多种形式大量涌现,形成了中国ADC药物在AACR年会上独特的风景。这里我们结合AACR上的数据汇总了双抗ADC药物的入局玩家及靶点管线布局。

1、双抗ADC的优势

有“魔法子弹”之称的抗体偶联药物(ADC)近年来一直是生物制药行业最热门的领域之一。随着ADC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ADC表现出了内化不良、脱靶毒性和耐药性等问题,尤其在实体瘤的治疗方面。这也曾一度让ADC药物开发陷入僵局。而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BsADC)(简称为双抗ADC),融合了ADC和双特异性抗体(BsAb)的优点,也成为了解决上述临床挑战的一种预期方法。双抗ADC包括双表位(Dual-epitope)ADC和双靶点(Dual-target)ADC。双表位和双靶点也是双抗ADC的设计核心。双抗ADC独特的双表位/靶点结合模式同时阻断两条信号通路以增强肿瘤特异性,而且还能显著提高抗体内化。

2、双抗ADC的设计考虑因素

一些早期的临床结果表明,BsADC的设计并非简单的“1 + 1”。BsADC结合模式的改变会影响整体疗效,强调了BsAb、连接子和有效载荷之间进行全面协调和优化的必要性。在BsADC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的要点包括抗原结合位点的选择、Fab和Fc区的设计及连接子-有效载荷复合物的选择。其中,抗原结合位点是构建双抗ADC首要考虑因素,这个因素会进一步细分为:抗原组合的选择、结合模型、交联内化和细胞运输;Fab和Fc区设计主要是为了解决链缔合挑战、BsAb生成、抗体骨架的拓宽以及探索与FcγR和FcRn的组合;接子-有效载荷复合物的选择主要是为了增强其在BsADC设计中的有效性[1]。

Figure 1. The concept and design considerations of BsADCs [1]

3、双抗ADC临床研究进展

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进入临床阶段的双抗 ADC 有 19 款,其中只有 3 款处于临床III 期,1 款处于临床 II 期,包括康宁杰瑞JSKN-003、百利天恒的 BL-B01D1、正大天晴的TQB2102 以及康宁杰瑞的 JSKN-016,这几款均为国产双抗ADC,这也表明中国在双抗 ADC 药物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此外,2025 AACR年会摘要中也披露了一批处于临床前的双抗ADC,布局的药企阵容强大,包括百力司康、橙帆医药、多禧生物、恒瑞医药、基石药业、金赛药业、康源博创、联进生物、启德医药、拓济生物、先声药业等。其中,管线最多的是金赛药业和百奥赛图。在近50款双抗ADC中,靶点还算集中,包括c-MET/EGFR(10款)、EGFR/HER3(4款)、FRa双表位(3款)、HER2双表位(3款)、B7H3/PSMA(2款)、PD-L1/TROP2(2款)、ROR1双表位等。

3.1 EGFR/c-MET

EGFRcMet是癌症治疗中两个重要的临床验证靶点。它们在多种癌症类型中均存在过表达,且预后不良。EGFR和cMet信号通路之间关联复杂,一条通路的激活可以触发另一条通路。这些相互作用促进细胞增殖、存活、侵袭,最终促进肿瘤生长,并产生治疗耐药性。目前布局了EGFR/c-MET双抗ADC的企业有普方生物、AstraZeneca、百奥赛图、安领科生物、科弈药业、石药集团、先声药业、康源博创、启德医药及恒瑞医药,其中以普方生物的PRO-1286临床进展最高。

普方生物(目前已被Genmab收购)的PRO-1286由靶向EGFR/c-MET双特异性抗体与有效载荷拓扑异构酶抑制剂sesutecan组成,在去年的AACR年会上,普方生物展示了PRO-1286的临床前数据,2024年11月,Genmab开始开展PRO-1286的I/II期临床试验,预计2028年完成。
AZD9592是阿斯利康开发的一款靶向EGFR/c-MET的双抗ADC,通过可切割Linker将抗体与TOP1i有效载荷AZ14170132(AZ0132)偶联,DAR值为6,主要解决奥希替尼耐药。阿斯利康在2023 AACR会议上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展示AZD9592的首批临床前和转化结果。目前正在开展作为单一疗法和与抗癌药物联合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 I 期研究。目前还在开展I期临床试验的还有百奥赛图DM005和安领科生物的ALK202。在2025年AACR年会上,石药集团(SWY2321)、先声药业(SCR-A006)、康源博创(KA-2886-LD38)、启德医药(GQ1033)及恒瑞医药(E-cM-Topi)分别公布了其EGFR/c-MET双抗ADC的临床前数据。

3.2 EGFR/HER3

EGFR是经典的癌症治疗靶点,但其靶向疗法最大的问题在于耐药性。HER3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其表达在多种肿瘤类型中普遍存在。在多种实体瘤中,EGFR和HER3的表达具有协同性。而且,HER3高表达是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TKI耐药机制之一[2] [3]。
基于此,百利天恒研发了全球首款HER3/EGFR双抗ADC,BL-B01D1。BL-B01D1通过结合两个受体更好地调节细胞内运输,从而增强有效载荷的细胞内释放,显著克服耐药性。目前布局了HER3/EGFR双抗ADC药物的除了百利天恒,还有百力司康和基石药业。

百利天恒目前有两款HER3/EGFR双抗ADC,BL-B01D1和BL-B16D1。BL-B01D1由EGFR/HER3双特异性抗体SI-B001和新型DNA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ED04(喜树碱类似物)通过组织蛋白酶B可切割连接子连接而成,是全球首款HER3/EGFR双抗ADC,也是全球最先进入临床试验的HER3/EGFR双抗ADC。凭借出色的结构设计和临床数据,BL-B01D1成为了2023年ASCO年会上最受关注的药物之一。而且,2023年12月,百利天恒与BMS就BL-B01D1达成了首付8亿美元总额84亿美元,成为迄今为止全球ADC领域单个资产总交易额最大的全球战略许可及合作交易,目前正在针对多个适应症开展临床III期试验。与BL-B01D1不同,BL-B16D1采用了MMAE类的微管抑制剂为Payload,目前正在临床上开展治疗头颈癌及其他实体瘤的I期试验。在2025 AACR会议上,百力司康和基石药业会分别展示其HER3/EGFR双抗ADC,BR-2302和CS5007的临床前数据。

3.3 EGFR相关双抗ADC靶点

除了EGFR/c-MET和EGFR/HER3,EGFR还与B7H3HER2MUC1PD-L1TROP2分别组成双抗ADC,这些都是经典的肿瘤治疗靶点。其中,已进入临床的有IBI3001(信达生物,EGFR/B7H3双抗ADC)、M1231(Sutro Biopharma和Merck,EGFR/MUC1双抗ADC)及DM001(百奥赛图,EGFR/TROP2双抗ADC)。另外,在今年的AACR年会上,针对这些靶点也有新入局的药企公布了其药物的临床前数据,包括拓济生物(TJ101,EGFR/B7H3双抗ADC)、金赛药业(GenSci139,EGFR/HER2双抗ADC)、恒瑞医药(E-M-TOPi,EGFR/MUC1)和康源博创(KA-2887-LD38,EGFR/PD-L1双抗ADC)。

3.4 c-MET/FRa/HER2/ROR1双表位ADC

如前所述,双抗ADC分为两类,一类是双靶点ADC,一类是双表位ADC。双靶点ADC是指靶向两个不同的靶点设计的ADC,可以导致更好的溶酶体聚集和负载传递;双表位ADC是指针对同一抗原上不同位点的双特异性 ADC,可以改善受体聚集并导致靶点快速内化。目前全球双表位ADC在研药物数量并不多,涉及靶点包括c-MET、FRa、HER2和ROR1,其中FRa和HER2双表位ADC药物分别有3款,c-MET和ROR1双表位ADC药物均只有1款。入局药企代表有正大天晴、康宁杰瑞及Regeneron等。

TQB2102由正大天晴自主研发,是一款靶向HER2两个非重叠表位(ECD2与ECD4)的ADC,由人源化HER2 IgG1双抗通过连接子与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偶联。正大天晴于去年8月在中国启动TQB2102的III期临床试验,是第2款进入III期临床的HER2双抗ADC。
第一款进入III期临床的HER2双抗ADC是康宁杰瑞开发的JSKN-003。SKN003是康宁杰瑞利用特有的糖基定点偶联平台自主研发的HER2双抗ADC,能够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HER2,通过细胞内吞释放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SKN003较同类ADC药物具有更好的血清稳定性、更强的旁观者杀伤效应,有效地扩大了治疗窗。2024年9月,康宁杰瑞与石药集团达成授权合作,石药获得在中国内地(不包括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开发、销售、许诺销售及商业化JSKN003用于治疗肿瘤相关适应症的独家许可及再许可权,并成为JSKN003肿瘤相关适应症在中国内地的唯一上市许可持有人(MAH)。2025年3月,JSKN003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铂耐药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原发性腹膜癌或输卵管癌,且不限HER2表达水平。
FRa、c-MET和ROR1双表位ADC,目前均处于临床早期。信达生物和金赛药业在今年的AACR会议上公布其FRa双表位ADC药物临床前数据。

3.5 其他在研双抗ADC药物

较传统ADC药物赛道而言,双抗ADC赛道算得上是一条新赛道,进入临床阶段的双抗ADC药物并不太多,而且靶点也比较集中。不过,在今年AACR公布的摘要中,我们发现双抗ADC赛道上新增了许多玩家,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双抗ADC靶点组合,比如CDH17/Claudin18.2、CEA/CEACAM6DLL3/CD3等。尽管药物都是处于临床前阶段,但对应占了双抗ADC半壁江山的中国玩家而言,“出海”机会还是很大的。

百奥赛图在此次AACR年会上公布三款双抗ADC药物临床前数据,DLL3xB7H3 bsADC、DLL3xSEZ6 bsADC和BCG033。BCG033是一款同时靶向PTK7和TROP2的ADC药物。目前,百奥赛图在双抗ADC赛道上共布局了5条,另外2条目前已经进入临床阶段,分别是DM005(EGFR/c-MET,I期临床)和百奥赛图(EGFR/TROP2,I期临床)。
信达生物在此次AACR年会上公布2款双靶点ADC(B7H4/TROP2和PD-L1/TROP2)和1款双表位ADC(FRa双表位)药物临床数据。除了这三款临床前的,目前信达生物还有一款双抗ADC药物IBI3001。IBI3001同时靶向EGFR和B7H3,目前处于1期临床。
金赛药业携三款双抗ADC亮相2025 AACR,两款双靶点ADC,一款双表位ADC。布局的管线分别是GenSci143(B7H3/PSMA)、GenSci139(EGFR/HER2)和GenSci140(FRa双表位)。

4、缔码ADC抗体发现解决方案

缔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为生物制药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生物技术公司。不同于传统CRO公司,我们提供经过功能验证的现货先导抗体分子。目前,我们已开发出针对500+热门药靶的5000+现货先导抗体分子,有确定的抗体序列以及抗体验证数据。您无需等待,可即刻引进数据包进行分子测试。同时,针对ADC抗体发现,建立了一整套ADC临床前药效学评价平台。